才拥有安身立命的本钱。
故此她亲自教会了抱玉和春绿记账、对账、管钱等庶务,更放手让她们尝试去管理那些绣娘。
而春绿和抱玉进步也神速,她们本就心思细腻,不过一月,二人便能做到独立与绣娘对接,对绣娘们的管理也渐入佳境,皆安排得井井有条。
为激励二人,阮凝玉又含笑添上一句:“待这绸缎铺的生意做起来,你们二人,皆可参与分红。”
抱玉闻言,眼睛倏地一亮:“小姐,此话当真?”
春绿却忍不住道:“小姐发话,难不成还会有假,瞧你这出息!”
她性格偏向稳重,虽然话里对抱玉带了责怪之意,但听说能够分红,阮凝玉还是看见了春绿眼底藏起来的雀跃。
阮凝玉笑意加深,看在眼底,“自然是真的,这铺子若做好了,便短不了你们的好处。你们出的力,自然该有回报。”
“我们女子,未必就不如男子。”
抱玉眼睛更大了:“那我岂不是想吃什么就能买什么了?西街豆腐娘女儿做的芙蓉糕,会仙酒楼的招牌醉鸭,梅花香饼……”
春绿嘴角却也忍不住弯了起来,轻声应道:“奴婢们定会用心,不负小姐期望。”
阮凝玉的话一放,两丫鬟心里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干劲。
就这样经营了一月,铺子便初见盈利。她们这家“绣云铺”的绸缎,因花样新奇别致,既巧妙融合了京城流行款式并加以创新,又大胆汲取了宫廷元素,故而深受徽州府贵妇与千金们的追捧,每每上新,皆被抢购一空。
很快,徽州府便以能穿上绣云铺的衣裳为荣,成了彰显身份的标志。
春绿和抱玉两人都拿上了人生的第一笔分红。握着那份沉甸甸的银两,两个丫头眼眶都有些发热,这是她们凭自己本事挣来的,意义非凡。
绣云铺的名声迅速传开,连邻县的富家也都慕名而来,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然而树大招风,到底是女子为商,阮凝玉心里始终放心不下,更何况她心里总是有不太好的预感。
这一日铺子打烊后,阮凝玉将二人唤至内间,“如今生意是好了,但切记不可张扬。我们根基尚浅,需知人外有人,莫要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从今以后接待贵客时需更谨慎,尤其留意打听消息、探问来历之人。”
抱玉春绿谨记了下来。
两丫鬟忙得脚不沾地,如此一来,阮凝玉又是成了甩手掌柜,除非遇到重大决策需她定夺,平日里大多时候,她只在院中闲坐赏花,悠然自得。
每隔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