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娘俩无话不谈,现在却支支吾吾。
兰凤娇脸色一板:“他对你不好?”
“没有,妈,李骁对我挺好的,我公公也是特别好的人,什么活都不用我干。”
“还有两个姑姐,都对我可好了,妈,我听别人说新媳妇进门要磨三年,但是我嫁给李骁,真是掉进了福窝里,他们家里人都可好了。”
这些都是元宵发自内心说的,学校宿舍里有结了婚的大姐,偶尔闲聊起来,没有一个说婆家好的。
偶尔念起好,都是些在元宵看起来理应如此的事,比如生完孩子让她休息了三天什么,家里嫂子们都是生完孩子当天就要做饭干活了。
一些事讲出来元宵都差点吓得恐婚了,不过想着李骁跟公爹李有贵的性格,觉得肯定不能那么磋磨她。
事实也确实如此,家里没有婆婆,只有一个公爹,公爹不是找事的人,对她跟对李骁一样,还当孩子。
大姑姐离的近,每天下班都过去帮忙做家务,不让元宵伸手。
这好的,让元宵有时候都觉得不真实,也不明白怎么嫁了人的姑姐还要回来照顾家里的。
元宵把李家的好说给自己母亲听,兰凤娇这心里才算踏实下来。
结婚从来不单单是两个人的事,当初她觉得李骁挺好,这好也是综合考虑了李骁的家庭情况。
李有贵在厂里工作那么多年,是个好人,终于李骁的两个姐姐。
“那是她们疼李骁,爱屋及乌,不过妈告诉你,你得学着当家,毕竟不能靠姑姐一辈子。”
兰凤娇拉住女儿的手:“将来就算李骁出国了,你也不能就不管家里了,在首都要常给家里写信,问问你公爹跟姑姐缺不缺什么,放假了也要回去看看。”
“嫁了李骁,你就是李家的人了,李家就李骁一个儿子,将来开枝散叶都得靠你。”
话题又说回开枝散叶上,兰凤娇虽然心疼闺女,倒也没再说什么别纵着李骁胡闹的话。
人家一家子都对元宵这么好,元宵早点给人家生个孙子,也是应当的。
元宵听出来母亲话里的意思,点点头,没有吭声。
李骁下午跟老丈人一起回来的,这边宁北的风俗,三天回门晚上不能在老丈人家里睡。
所以他准备接元宵回家,但又被留下来吃了顿晚饭。
元飞跃想跟李骁再喝点,兰凤娇没让,毕竟两人现在努力要孩子呢,喝酒对身体没好处。
元飞跃也是听老婆话的人,闻言就没勉强,简简单单吃了顿饭,就让他们走了。
李骁骑自行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