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营卫,《金匮》有肾气丸交通水火,皆不离一个'和'字。先生此症,不过是坎离失济,今以药石为舟楫,助其复归正道罢了。"
阿元在旁收拾药渣,忽然指着黄柏问道:"师父,为何初诊用七分,复诊减为五分?"
"汝看这黄柏,色黄入脾,味苦入心。"岐大夫拈起一片药材,"初用七分,是借其苦降之力折火势;今虚火已退七八,若再用苦寒,必伤中焦气化。《内经》'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训,不可忘也。"
暮色渐合时,岐仁堂的灯次第亮起。文先生揣着药丸踏入春雨中,只觉足下生凉,心中澄明,仿佛多年淤积的浊气都随那几剂药汤排出体外。他忽然明白,这医者手中的一方草药,原是暗合天地之道的玄机,正如岐大夫所言——治病救人,不过是让人身小乾坤,复归天地大乾坤的秩序罢了。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悬壶故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