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吃完饭下地去。”
堂屋里,苏录的祖父祖母盘腿坐在火塘子边上。
苏家老爷子是个神情严肃,沉默寡言的小老头,听了长子的禀报后,只点点头默默地嚼着蒌叶卷儿。
老太太慈眉善目,拉着孙子的手问长问短,可惜耳背的厉害……
“乖孙,你俩没挨打吧?”
“奶奶,我们好着呢!”苏录忙高声答道。
“啥,家里进耗子了?”老太太吃惊道:“那等货郎来了,得买点耗子药。”
“哪有耗子?娘,秋哥说他没事。”小姑也大声道。
“他一宿没睡?那吃完饭补觉去吧,别下地了。”老太太心疼孙子。
“这一着急上火,耳朵更不好使了。”小姑无奈道。
“是,高粱吃多了不好屙屎。”老太太叹气道:“老大媳妇,饼子里多少掺点豆面噻?”
“这不是赶紧吃完了陈高粱,好进新高粱吗?”大伯娘端来热腾腾的高粱饼子。
“你想给秋哥儿新找个娘?好啊!”老太太高兴道。
大伯娘翻翻白眼,索性不接茬了。
小姑又从架在火塘上的铁锅里,给每人舀一碗高粱粥,再配上一碟泡菜,就是一家人的早餐了。
吃早饭时,大伯娘又盘问起小叔子,到底闯了什么祸来。
不过小叔还是像捍卫贞操的少女一样,死守着他和程家大爷的秘密。她只好怏怏把矛头转向了苏录父子。
“老二,还以为你是个知书达理的,怎么能带着孩子跟人打架呢?这回要真让人讹上了,咱家可怎么过?”
家里老人已经不管事了,大伯娘就是当家的。苏有才也只能乖乖听着,讪讪保证再也不打架了。
“放屁!”老爷子却重重一拍筷子,怒喝道:“不打架还叫男人吗?脑袋掉了碗大的疤!”
“好好,老汉儿别上火,赶紧吃饭吧。”大伯弯腰拾起掉在地上的筷子,抹一把递给老爷子。
“不吃了,气都气饱了!”老爷子便一甩袖子,背着手出去遛弯儿了。
苏家兄弟不禁黯然,老爷子骄傲了一辈子,更咽不下这口气……
老爷子被罢官后便脾气极臭,大伯娘早习以为常了。待他一走,便继续教训苏录道:“还有秋哥儿,你也老大不小喽,再游手好闲下去,早晚还得惹事儿。”
“伯娘也没让我闲着啊?不是天天给我安排活吗?”苏录闻言一阵郁闷,我怎么就游手好闲了?
“就是。”小姑给侄子帮腔道:“秋哥儿就中暑躺了两天,然后一天都没得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