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穿越1962我以八级拳打天下 > 第356章 乡村教育振兴计划

第356章 乡村教育振兴计划(1 / 3)

历经半个月的深山跋涉,刘光天带着儿子走遍了蜀省最偏远的村落。

他们目睹了孩子们赤脚走过泥泞山路,在四面漏风的祠堂里坚持读书;

聆听了老教师三十年如一日,用沙哑的嗓音撑起一所学校的感人故事;

更见证了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在贫困中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这一路的风霜与触动,在刘振华心头沉淀,化作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回到蜀都市区的当晚,刘振华甚至来不及换下沾满泥点的外套,

便径直走进书房,在昏黄的台灯下展开厚厚一沓考察笔记,伏案疾书。

窗外都市霓虹初上,窗内这个年轻人的笔尖下,正流淌着改变无数人命运的蓝图。

几天后,省府会议室的红木桌面上,一份装帧精美的计划书让在场的官员们屏住了呼吸——华兴教育助学基金正式成立,初始注资20亿美元。

刘光天将计划书递到省长面前,语气平静却重若千钧:"这是华兴给蜀都的第二份礼物。"

省长翻开计划书,首页赫然写着:

"华兴希望小学——乡村教育振兴计划"。

内容详细规划了在全省最贫困乡镇新建标准化小学,所有建设费用、教学设备、师资培训均由基金承担。

更令人惊叹的是,附件的区域分布图、建设时间表和预算分配,其专业性完全不似外行所为。

"刘董事长,"省长合上计划书,语气郑重,"我代表全省的孩子,感谢您。"

"要谢,就谢我儿子振华。"刘光天看向身旁的刘振华,"这份计划,是他这些天的成果。"

刘振华收敛了平日的玩世不恭,向各位领导微微躬身。

他或许还未完全读懂这片土地,但已读懂了父亲那句话的分量——在这里,不仅要建楼,更要建心。

基金成立次日,刘光天便启程返回港岛。

一场足以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变革即将来临——日本的"广场协议"签订在即。

这并非寻常的商业博弈,而是顶级玩家方能入席的全球资本盛宴。

临行前,父子在机场简短对话。

"教育是根基,能斩断穷根。"刘光天望着起落的飞机,

"但若山里的人留不下,山外的产业进不来,我们建起的学校终将随着人口流失而衰落。"

"我明白。"刘振华郑重点头,

"授人以渔,得先有一片能养鱼的水。

我们不仅要让孩子读上书,更要让他们的父母在家门口就有生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