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也不是那么心狠手辣呀。
唯有刚刚看清楚赵孝骞眼神的章惇暗暗冷笑。
别人不明白赵孝骞的心思,章惇却看懂了。
你们以为这位成王殿下是万家生佛的活菩萨?呵呵,天真了。
只不过如今仍是争夺皇位的关键时期,赵孝骞不想吃相太难看,降低了自己在朝臣中的风评,所以当着众人的面,故意放了赵佶和曾布一马。
但赵孝骞可不是天生放马的,赵佶和曾布就算活命了,难道不会遇到别的意外吗?
以赵孝骞的手段,让赵佶和曾布死得毫不违和,这件事很难办吗?
好人他当了,仇人他除了,这才是干大事的人该具备的素质。
章惇想到刚才自己毫不思索便对赵佶和曾布喊打喊杀,相比赵孝骞的沉稳谋算,自己这个宰相的格局还是差了一筹呀。
朝会的内容不多,首先是定性,其次是定罪。
除了这两样,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这件事朝臣们不便开口,只能由太后提出来。
向太后久历后宫沉浮,自然是无比聪慧的。
今日的结果,已经跟赵颢父子设想的一样,换句话说,这对父子成功了。
剩下的事,无非是走个过场。
于是太后环视群臣后,缓缓道:“赵佶罪大恶极,心性歹毒,此人不可为君,本宫以为,诸公应当再商议新君人选,此事不宜久拖,否则难安朝堂民间之人心,诸公觉得呢?”
章惇和群臣纷纷点头赞同。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宋的新君之位空悬已久,确实不宜再拖下去了。”
此话一出,殿内陷入诡异的沉默。
朝臣不是瞎子,更不是傻子。
燕云边军入京,以平叛之名掌控了汴京城防和宫闱班直,而燕云边军的主帅正是赵孝骞。
这货姓赵……
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只要燕云边军仍掌控汴京城防和宫闱,只要赵孝骞还是边军主帅,试问哪个二百五敢坐上这个皇位?
谁坐上去,谁的阳寿大约便到头了。
真以为赵孝骞是慈悲为怀的活菩萨?人家都已控制了大宋国都,你觉得十万边军是来给新君拜寿的?
一个清晰明了的事实浮现在人们的心头,只是这句话没人敢开口。
赵孝骞的宗亲身份,始终是个跨不过去的坎儿。
先帝还有两位兄弟尚在,理论上,他们才是合法的皇位继承者,赵孝骞的出身,排队都轮不到他。
祖制在前,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提名不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