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 第578章 收割全球输血中国工业

第578章 收割全球输血中国工业(1 / 5)

林火旺没有过多的客套与循序渐进,因为时不我待,国际上的局势,两强相争的局面,那是转瞬即逝,中国想要不重蹈覆辙,想要更加快速地崛起,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林火旺就必须要采取雷霆手段,后面还更多重要的布局和规划等着他去做,东北这边实在是浪费不起太多的时间。

所以,他精心谋划的东北改革方针,总结起来也就是五个字:杀、训、用、安、弃。

杀一批人:像赵厂长那样尸位素餐,甚至还阻碍改革的官僚,林火旺毫不手软,拿着尚方宝剑直接就拿下,然后换上了一批真正懂技术,并且想干事的年轻干部。这年代的年轻干部,很多都有着真才实学,却往往被老资格压着,磨灭了锐气,实在是可惜。

所以后来中央醒悟过来,才赶紧急匆匆地推行了干部年轻化,结果……说来有点好笑,之前被耽误的那批年轻干部们,又恰好熬成了“老干部”,好不容易等来的机会,又被更后面的年轻人给取代了。

因此,好的政策,也必须要用在好的时间段,这就是所谓的“机不可失”。

训一批人:他从蛇口调来了品控团队,对东北的老师傅们进行全方位的“洗脑”,灌输“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要想做到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保证生产线的质量,单纯的靠工人们的自觉和奖惩办法,是很难成功的。

完善的品质的制度,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生命力所在。只要制度在,即便老一批的工人们离开或退休了,在完善制度的运转下,也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始终如一。

用一批人:那些被压制多年的技术骨干、老工程师,被林火旺奉为上宾,给高薪、给房子、给尊重,让他们焕发了第二春。这一招其实就是和上面的“杀一批人”结合起来,杀下去的那批人,总要有接班的,这就很考验林火旺的用人之策了。

不过林火旺再神,也不可能对东北这么多厂的每个厂人事那么了解,即便是通过一些可靠之人的了解,也很难去真正的搞清楚,每个厂里真正能干事的干部有哪些。

所以林火旺采取的是抓大放下,先把主要的几个大厂的自己亲自考察和搞定。然后下面的配套小厂,林火旺直接就采用一刀切,就让有技术背景的干部上,有管理能力的进行辅佐管理。这样尽管也会导致不少的问题,但却是在此刻最为权衡过后的好方法了。

后来国企改革当中,采用的“厂长负责制”,其实也是异曲同工之妙。

安抚一批人:对于广大的普通工人,林火旺自然是最懂他们的心思。他也没有什么花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