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喜悦之情顾某感同身受。
然,欢庆过后,挑战方显。
欲求长治久安,必先妥善处理眼前燃眉之急!”他步履沉稳,走向椭圆桌另一端,将一面大黑板拉至中央
旁边的冷弘义连忙起身,将盖在黑板上的绸布给取下。
顾飞对其笑着点了点头。
然后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问题。
一、如何快速接管剩余城池,并实现权力平稳移交?
二、如何安抚、整编昌国将领及军队,使其心悦诚服接受新秩序?
三、朴仁昌及其宗室成员之安置问题!
“好,我们现在对前面两个问题进行集中讨论!”
“由于事情来的仓促,以至于张彪的大军和汉城相隔了两座城池,但是我相信这个问题在国师古月儿的协调下应该不难。
难就难在如何让昌国安歇将领,如何心平气和的接受权力的转移。”
顾飞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第二点重重敲击了一下,发出咚咚的响声。
转身扫过刚刚还沉浸在狂喜中、此刻已迅速切换回专注模式的冷弘义等人。
“诸位,正如我所言,张彪将军的大军与汉城之间尚隔着壤平、尔首二城。
此二城,乃汉城最后的屏障,亦是昌国最后成建制军队的集结地。
国师古月儿此刻正命人携降诏与圣旨,且暗中护送钦差前往二城宣旨。
以国师之能,二城守将纵有万般不甘,在国师雷霆手段及我大军压境的威慑下,开城投降,应无太大悬念。这一点,我们应有信心。”
“换句话来说,那就是不同意也得同意,国师的武力不是摆设!”
“对,忠勇侯说的不错,国师能单枪匹马让朴仁昌投降并且还夺了他的玉玺,力压着两城的守将开城投降应该不难。”老王爷萧以南附和道。
就在这个时候,兵部尚书王昌龄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陛下,忠勇侯、老王爷,开城投降,交出城池防务,这只是第一步!
微臣觉得真正的难关,在于如何快速让那些手握兵权、习惯了发号施令的昌国将领,尤其是那些军中威望颇高。
甚至可能心存怨气的将领,真正放下戒备与不甘,心平气和地、甚至心悦诚服地接受权力被剥夺、军队被整编的现实!”
“如果他们,心存怨气或者觉得国家已亡,他们未必没有要重立山头占地为王的念头。
一旦有了这个念头,那事情就更加难办了。
毕竟这两城里面可是聚集了超过十万昌国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