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姜公子母亲的不是我写错了,是埋了一个坑!)
“听说了没,为万岁爷祈福,朝廷开了恩科……”
“真的假的?”
“贡院那边旨意都贴出来了”
袁崇焕使劲的挥了挥拳,参加过四次会试名落孙山,这一次自己一定会高中。
开恩科的消息一出来,整个京城的读书人都沸腾了起来,比过年还夸张。
学子们奔走相告,和亲朋好友分享这个好消息。
对读书人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科举考试分“正科”和“恩科”大类。
按照律法规定正科为每三年举行的乡试和会试,乡试是子、午、卯、酉年举行一次正科考试。
如果没有意外,余令是参加今年的午年乡试。
如果高中余令就会参加会试。
会试是丑、辰、未、戌年春季举行的正科,殿试则紧随会试之后。
如果有意外的情况殿试会顺延一年。
恩科就是常规考试之外的“加试”。
大明的第一次恩科开始于洪武四年,那时候大明初定,百废待兴,因为缺少人才进行了恩科考试。
大明今年又开了。
“正科”考试一次不中等三年,考了举人还要去考进士,进士不中又得三年。
没有人敢拍着胸口说自己考试必高中。
对于所有考试的学子而言,多一次恩科就等于多一次机会。
人生又有多少个三年,没有学子不喜欢。
大家自然开心。
余令也很喜欢。
余令可是答应好茹慈在京城待一年就回去的。
说句内心话,哪怕有人提携,余令对乡试也没多大信心。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有人提携是一回事,问题是打铁还得自身硬。
你优秀别人才愿意抬你一手,你若是一般般,这机会他给他家的子侄不好么?
余令都不知道自己的才学是高还是低。
因为没参加过乡试,准确的说没落榜过,也没多少的机会去看举人的答卷,无从得知自己水平如何。
只是自我感觉良好。
和钱谦益的那次闲聊后,余令还是有些自卑的。
凉凉居士的张口就来,娓娓善道,引经据典,这些东西是做不了假的,没有真才实学是讲不出来的。
人家那是真本事。
恩科虽与常科流程一致,但开设时机完全依赖朝廷决策,并无固定周期。
所以恩科的这一次的乡试时间是四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