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才紧缺,中州战区空军采取了阶梯式招飞,目前已招募400名飞行学徒。
其中300人来自系统军队内部的严格选拔,另外100人则来自于下辖各聚集地中筛选出的、符合条件的适龄幸存者。
与和平时期长达数年的院校化培养不同,末世没有等待的时间。这里的训练,是一条被极度压缩的“淬火之路”:
第一个月,学员们会vei被封闭在1:1复刻的真实座舱模拟器中,针对单一固定机型,进行近乎疯狂的重复训练。
目标只有一个——将所有的操作流程、特情处置预案,锤炼成一种近乎本能的“肌肉记忆”。
这里不问原理,只求结果,考核标准冰冷而残酷:通过,或者淘汰。
第二个月,通过模拟器考核的学徒,方能获得跟随真机飞行的资格。
空军采取了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老鹰带雏”模式,通常会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机长,带领6名学员升空。
初期,学员们只是沉默的观察者,感受真实飞行的震颤与气流,观摩机长如何驾驭钢铁巨兽。
随后,在空情良好、航线平稳的阶段,操纵杆会逐步交到学员手中,从简单的平飞、转向开始,一点点培养宝贵的“人机一体”操控感。
最终,挑战将指向最考验基本功的环节——在标准跑道上完成起降,每一次成功的着陆,都意味着一名雏鸟向着雄鹰又迈进了一步。
当然,这套速成体系,仅仅针对需求量大、培训周期相对较短的民航运输机飞行员。
而对于战术要求更高、风险更大的军用运输机飞行员,选拔则更为苛刻——战区空军只从那些已经积累了数百小时飞行经验、技术扎实的成熟民航飞行员中择优遴选。
比如此刻,在这支即将返航的运-20b机队中,就搭载着8名这样的“老学徒”——他们曾是民航公司里经验丰富的机长,如今正在这末世的天穹之上,为了新的使命,进行着关键的转型与重塑。
成则直接被授予空军中校军衔,享受副团级待遇,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区空军军机飞行员;败则退回原单位,继续开民航运输机,但会被当作技术骨干重点任用,提拔之路畅通无阻。
反正无论成败,中州战区空军部队都不会对不起任何矢志强军的有才之人!
嗡嗡嗡——
很快,随着军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一架架庞大的机体在粗糙的跑道上依次滑行,上演大象漫步的壮观场景。
就在运输机群准备的同时,两架负责护航返航的歼-16重型战斗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