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这个远超过俄罗斯的综合体。
在20世纪前期,别说苏联周边的那些弱国,小国,就算最强大的德国,也不敢放松对苏联的警惕。
阿道夫一直说苏联人是劣等种族,可真要是要对苏联下手时,他也绝对会拿出所有底牌押注上去,不敢给苏联一丝翻盘的机会。
前世,德国在对付苏联时,实际上从一开始,就自认为付出了德国所能承担的最大代价,仅开战时,德国在两国边境集结的兵力就超过三百多万。
这种灭国战的初始进攻兵力在前世历史上,都可以称得上空前绝后,可最后德国还是没有成功。
可想而知,苏联这个国家在20世纪前期的压迫感,有多么恐怖。
恩斯特因此断定说:“日本在面临帝国在太平洋的军事部署,必然也是带有这样的压力,因此,日本在和帝国的战略中,他们不可能和我们完全翻脸。”
“即便两国真进入战争状态,日本最大的追求,应该也只是把帝国的势力,驱赶出太平洋,然后通过控制马六甲海峡,还有巽他海峡等战略要地,将帝国海军阻挡在印度洋。”
“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战略称之为拒止作战,或者反介入战略,本质上是一种主动性防御策略。”
弗里德里希皇储自然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道:“按照这种战争思路,日本只需要将帝国的太平洋舰队消灭,并且占领马六甲海峡等几个关键节点,就可以扫清帝国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
“除了太平洋舰队以外,我们在太平洋方向的其他军事力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太平洋舰队的核心在南洋海域,假如我们和日本爆发战争,南洋就是战争初期,两国海军决战的地点。”
“再假设,太平洋舰队真覆灭或者被迫退出的话,帝国在太平洋的力量,也就几个大殖民地或许可以给日本增加一些麻烦,但是改变不了大局。”
东非在太平洋的几个大殖民地,无非就是阿拉斯加,东加里曼丹,棉兰老岛和克拉地峡,同时还要算上东非在南洋的唯一海外行省兰芳。
这几个地区,最少的也有几十万,阿拉斯加,东加里曼丹,棉兰老岛三地的人口更是分别超过百万。
仅仅是这三块地方,总人口在1936年就可能接近七百万,所以,东非在太平洋并非除了本土派出的军事力量和人员以外,就无人可用。
东非在太平洋其实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口基础,这些人口不说全部支持东非,在东非和地区其他国家爆发冲突和战争的时候,也会站在东非一边。
即便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