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待得舒服了,带头来的四个领导就不爽了。
在这里待了接近半个月,技术员那边的反响却是不太好。
技术虽说讲的透彻,但是想要在他们那里实现却不简单。
关键是轧钢厂这边已经全力配合,技术资料,试验流程都可以手把手教。
然而就是如此,按照技术员的反馈,想要完全掌握这项工艺,让这项工艺在他们厂子复现也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这个结果让四个人都有些失望,原本以为能快速拿到成果,带回厂里立功受奖。
现在半年到一年的消化周期,意味着短期内难见成效,这让四人坐立难安。
在和自己家技术员反复确认之后,确定的确没有办法快速实现,他们开始动起别的心思。
既然无法快速复制,那就说明自己带来的人不行。
如果抓到轧钢厂的把柄,说不得能把这里的技术人员要走几个。
到时候技术虽然没有学好,但是技术员都被自己带走,那肯定有更大的功劳。
当然这种策略在平时只能利诱,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正值特殊时期,有些事情就是可以没有道理。
他们一边暗中搜集材料,和轧钢厂工人聊天,想要从这些工人口中得到一些对于轧钢厂不利的言论。
一边可以靠近那些技术员,私下承诺许多有利的条件。
想要通过高工资高福利待遇来吸引一部分技术员,许以住房与家属安置,甚至暗示可解决政治前途。
这些手段,李怀德和刘建国自然是全部知晓。
只不过对于这些人的手段却并没有去阻止。
工人阶级也就算了,的确也有对厂子不满意的人。
毕竟这年代虽说工人阶级伟大,讲奉献。
实话实说,任何年代都有想要混吃等死,想要不劳而获的人。
有些人对于暴增的生产任务量开心至极,只要完成的够多,额外的工件补贴就不会少。
有一些人则是反应相反,他们不在乎多出来的补贴,毕竟这年头做多少基本工资是不会变的。
很可惜的是,这些人不求上进自然也接触不到轧钢厂的核心技术,更无法参与新工艺的实践。
他们掌握的信息有限,即便再被询问的时候发两句牢骚,也是一点用也没有。
至于技术员,还真有几个动了心思。
都是些边缘岗位的年轻技术员,对核心工艺了解不深。
来轧钢厂也没有多长时间,没有太多的归属感。
李怀德和刘建国冷眼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