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刘建国陷入了极致的忙碌之中。
如果说之前的技术攻关是假忙碌,技术方面的问题刘建国自己早就解决了。
但是将技术应用到车间,却是实打实的繁琐与辛苦。
车间不像实验室那么方便,第一没有那么理想的条件,各种因素是不可控的。
其二则是工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调试与指导。
其三则是大量生产有太多的巧合性,想要控制这些变量,保证每一批次的钢材都能够达到要求几乎是不可能得。
不过还好有几个经验丰富的教授帮忙,大多数问题在出现的第一时间都得到了解决。
两个月之后,马氏体时效钢的质量合格率终于达到了80%。
这个成果已经足够优秀,但是对于刘建国来说还不够。
他清楚,距离真正的工业化量产还有差距。80%的合格率背后,是20%的废品成本,这在军工航天材料领域不可接受。
这天刘建国翻阅着实验数据,眉头紧锁,脑海中不断推演着每一道工序的细微变化。
忽然房门从外面被打开,李怀德向来平静无波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少有的焦急,快步走到刘建国的办公桌前。
语气中带着三分愤怒以及两分焦急,
“建国,出事了。”
见李怀德这副模样,刘建国知道事情指定不算小。
当即起身,也没给李怀德递烟客套,而是直接询问道,
“李哥,出什么事情了?”
李怀德深吸一口气,缓和了一下情绪,低声道,
“刚刚楚局那边给我一个电话,咱们在马氏体时效钢上面的技术突破消息被泄露了。
现在鞍钢、武钢、包钢、攀钢等多家钢厂已收到风声,已经向上级打报告,要我们公开技术。”
闻言,刘建国瞳孔猛然一缩,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怀德道,
“是咱们领导层出问题了?”
他没有怀疑技术人员和工人,因为参与这个项目攻关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都是经过严格政审的骨干,忠诚可靠。
其二这些人自从项目开始便被严格隔离管理,行动受限,几乎没有对外接触的机会。
因此问题只可能出在更高层面的信息流转环节。
不过没等李怀德回答,刘建国便继续道,
“算了,这个现在也不重要了。李哥,咱们现在还剩多长时间,上面的态度怎么样?”
李怀德面色冷峻,低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
“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