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秉文心中暗叹,这就是时代的疯狂,也是最大的陷阱。
所有人都看到眼前的暴利,却选择性忽视了脚下的悬崖。
港府对制造业的漠视,更是逼着优秀的企业和资金脱实向虚,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陈秉文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耐心的解释道:“你说的都是事实。
但正因为它是事实,我们才更要警惕。
当一个市场的利润高到不合常理,吸引所有人蜂拥而至时,往往意味着风险正在急剧累积,离泡沫破灭不远了。”
他指着桌上的财经期刊说道:“你只看到了别人赚钱,有没有想过,他们凭什么赚这个钱?
靠的是高杠杆、银行信贷支撑和对市场会永远上涨的盲目信心。
一旦这三个基础有一个动摇,后果是什么?”
陈秉文没有给方文山回答的时间,继续自问自答,“第一,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利润来自资产增值,但增值的前提是能以更高价格卖出去。
一旦市场转向,高杠杆就是催命符,价格下跌的损失会被成倍放大。
我们实业的利润来自产品销售和品牌溢价,现金流稳定,风险可控。
用我们稳定的现金流去支撑高杠杆的地产投机,等于拿我们的根基去赌别人的运气,风险收益完全不对等!”
“第二,港府对地产的态度暧昧,但绝不会允许泡沫无限膨胀危及金融稳定。
通胀高企,加息是必然之举。
一旦信贷收紧,地产业必然第一个被冲击。
我们的功能饮料和糖水是必需品,抗周期性强,加息对我们的直接影响远小于地产。
我们不能把命运寄托在政策的仁慈上。”
“第三,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陈秉文重重地说出这句投资格言,“现在正是所有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恐惧。
我们的‘贪婪’,应该留到别人恐惧的时候!
现在冲进去,是在泡沫顶端买单。
而我们手握现金,保持流动性,就是为了在泡沫破裂后,别人被迫抛售优质资产时,我们能有‘捡便宜’的实力和底气!
那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机会,风险低,潜在回报更高!”
接着,他有些痛心的说道:“港府对制造业漠视,这确实是现状。
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不能自乱阵脚,不能放弃我们的核心优势去追逐短期的幻影。
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利用这段地产狂热的时期,加速壮大我们的主业,构建更深的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