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算下来的话,从投入,到产出,最少要有个一年的时间吧,明珠市财政情况目前还养不起这么多人。”
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于良笑呵呵的看着张鸣:“养不起就慢慢来嘛,各地不都是一样的么,发展要一步一步走。”
“如果所有城市都想要和你们明珠一样,实现大步跨越,也不现实对吧。”
“我的建议还是一步一步来,我们国资委先投一些,然后剩下的交给你们明珠市去滚雪球,脚踏实地,慢慢来。”
眼看于良不松口,张鸣思索了下,随后起身道:“这样吧,于主任,我们今天在这也谈不出什么结果,我也不在这继续耽误您的时间。”
“我回去也仔细计算一下,看看到底需要多少资金投入,才能重新盘活这造船业和相关重工业链条,您呢,也再考虑考虑,明珠市很多人还要指望着您呢。”
于良:……
什么鬼,明珠市的民众难道不应该指望你这个市委书记么?怎么往自己身上扣帽子。
“好,张书记您好好算一算,你要的太多了……”
离开国资委,张鸣拨通了明珠市委秘书长于右的号码。
将精算的任务布置了下去后,张鸣开始琢磨起来。
能说动国资委的人不多,但是也并非没有。
虽然上午会议后国资委答应给投资,但投资金的多少,上边领导却没有直接拍板,而是留给他们两家来商议。
看于良的态度,一千亿这个数字一点不砍是绝不可能的。
但是砍多少,怎么能把投资额度抬到最高,这中间的幅度其实是不小的。
想了好一会,也没想出个头绪,张鸣拨通了自己便宜老丈人夏钟国的号码。
电话很快被那边接通,听张鸣说完整件事,夏钟国笑呵呵道:“小张,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却也困难。”
“你做这一切是为了拯救明珠市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对吧。”
“这造船行业除了民用,还用军用这一块。”
“这几年我们国家海军每年得到的资金倾向比例都在扩大。”
“既然你规划后的重工业达成后,有建造大型、超大型舰艇的能力,我建议你去跑一跑军方的路子,让那边的大佬帮你跟国资委说一说话,你也给出一些相应政策。”
“把计划落成后能够做出的成果提前描绘出来,这样才能让国资委有更大的信心。”
“人家于主任也是有考核指标的,盘古计划是特殊,是领导批复,是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