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
面对“观察者”传来的评估报告与建议,“新芽”共治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辩论。
星海的回响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诱惑,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关乎文明走向的考卷。
以小刘为首的“开拓派”极力主张采纳“观察者”的建议,尝试构建合作网络。
“我们不能重蹈‘摇篮’的覆辙!”小刘言辞恳切,“固步自封,最终只会走向僵化或被孤立围剿。‘观察者’看到了我们的潜力,也看到了我们的脆弱。寻找理念相近的伙伴,分享部分非核心技术,共同应对威胁,这才是可持续的道路!这甚至可能是‘观察者’评估的一部分——考验我们是否具备领导力与包容性!”
他尤其看重“模块b:
生物信息素精准通讯协议”,认为这不仅能解决远程通讯易被干扰的问题,更可能成为一种筛选潜在盟友的隐秘工具——只有内心认同“秩序”、精神频率能够与之共鸣的个体或群体,才能理解并使用这种通讯。
而以郑代表和部分经历过“摇篮”背叛与废土残酷的老人为首的“谨慎派”,则忧心忡忡。
“合作?与谁合作?”郑代表声音低沉,“‘铁砧团’唯利是图,‘潜影会’包藏祸心,其他零散聚落要么自身难保,要么理念不合。主动暴露我们的存在和技术,无异于稚子抱金过市!‘观察者’高高在上,它给出的建议或许符合某种宇宙社会学原理,但未必适用于我们脚下这片血腥的废土!”
山猫代表的防卫力量则处于两难之间。
他深知聚落防御的极限,也渴望获得更强的力量以保护家园,但他同样对外部势力充满不信任。
“合作可以,但必须在绝对安全和主导的前提下。我们拿什么确保盟友不会反噬?又拿什么作为合作的基石?仅仅是虚无缥缈的‘秩序’理念吗?”
争论持续了数日,气氛一度十分紧张。
最终,在郑代表深思熟虑后,一个折中而极具魄力的方案被提了出来:
“星火倡议”。
1.有限开放:不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扩散或结盟。
而是由小刘团队,基于“生物信息素通讯协议”的原理,开发一种小范围的、基于“秩序共鸣”的“理念感应信标”。
2.定向呼唤:信标不传递具体技术信息,只持续散发一种代表“和谐、成长、互助”的纯粹理念波动。
3.自主筛选:相信在广袤的废土上,一定还存在其他渴望秩序、厌恶混乱的个体或微小团体。
只有那些内心真正认同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