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李玄对于这个时代的敬畏之心不知不觉间又更浅薄了几分。
都说侠以武犯禁,拥有强大的力量确实会让心态发生改变。
所谓武侠世界的侠客都是如此,更别说李玄这个修道者,超凡级别的力量就是没有争议的降维打击!
“孟兄好久不见!”
说有客人李玄并不是说谎,是真的有客人,不是别人,同样是名留千古的诗人之一。
虽然不如小老弟李白一样大名鼎鼎有那么多人喜欢,但孟浩然也绝对是古往今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出生于公元689年的孟浩然如今已经37岁,比李玄大了许多。
不管是看在名气或者是年纪本身的份上,他都当的起这一句孟兄。
“道兄好久不见!相比为兄憔悴面容,道兄倒是依旧丰神俊朗,身姿瞧着让人倾慕啊!”
再次见到李玄,孟浩然心中多少有些复杂,想当初两人于苏州画舫上相识。
孟浩然一眼就被场中气质不羁放浪形骸的李玄吸引了注意力,觉得这真是一个妙人,生性洒脱值得一交。
于是果断上前攀谈,再然后……两人就成了朋友。
不仅仅是因为孟浩然的名气加持,同样也是这人性格很是对李玄的胃口。
没有那么多读书人的臭脾气,更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
可能是大唐风气如此,至少一路走来李玄发现绝大部分文人士子都自带几分洒脱气质,不像李玄印象中读书人的呆木刻板。
好久不见,李玄依旧是原来模样,甚至气质更出尘几分,飘飘乎仿佛遗世独立的仙人。
反观孟浩然自己,心怀壮志出游一圈,落了个灰溜溜回来的下场。
不仅没有任何收获,反而一路遭受了不少奚落。
“孟兄此行不顺?”李玄明知故问。
纵观古今诗人,特别是很有名气的,几乎很少有人在仕途上有所成就。
孟浩然自然也是不例外的,终其一生都在追寻所谓理想仕途,但最终直至病故都没能如愿。
“是为兄孟浪了,居然试图走捷径,读书人就该有读书人的骨气,实在是不应如此行事。”
“这次途径苏州主要是来看看道兄,余下时日,为兄打算前往长安。”
“求伯乐不成,那就凭借自己的硬实力在科举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我孟浩然一生自问不弱于人。”
有些苦闷的一口干掉手中酒水,孟浩然颓废一阵后又很快散发斗志。
李玄则是默默看着这一幕,心里觉得有意思极了,似乎很多诗人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