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下驿站,看着这首上辈子就很熟悉的要求全文背诵默写的诗词,李玄忍不住恍惚。
上辈子,这就是一首平平无奇的诗词,属于数十上百首诗词中要全文背诵并默写中的一个,并不起眼。
但现在,看着眼前龙飞凤舞的字迹,听着周围人的议论与赞叹,李玄心中不由得产生命运弄人的荒诞。
早在几十年前就熟悉的诗词,印象中相隔千年的语句,此刻自己却成了见证者中一员,当真奇妙。
“这诗句当真妙极!不知是哪位大才所留!”
“太白居士,听名号想来理应是位纵情山水的世外高人,就是不知吾等可有荣幸能见一面这位居士。”
唐朝似乎永远和酒分不开,名将,文臣,诗人墨客,他们大多都和酒之一字有解不开的缘分。
现在看来就连民间似乎也是如此。
正逢饭点,驿站客人不少,小菜就酒,越喝越有。
盛唐之人大都豪放率性,酒意上头,高谈阔论在正常不过,男人嘛!
特别在驿站这样鱼龙混杂之地,不装模作样附庸风雅讨论一番,岂不是显得自己很不合群?
甚至李玄都能看见几位面色通红,醉到路都走不稳的落魄书生,面红耳赤的“争论”起来,似乎是对此诗有自己不同的观点。
不过几人还是年轻了些,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争论戏码,却成了戏台上的红屁股猴子。
大家除了看个乐呵,并没有人在意他们特意卖弄的“才华”!
“诸位这就有所不知了吧,这太白居士可不是你们以为的老者隐士,恰恰相反!”
“这太白居士年纪并不大,如今不过二十有四,不仅容貌俊美,甚至还未曾婚配哩!”
不管在哪个年代都不缺八卦的人和八卦之心。
小人物们总能在社会的夹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就比如下面说书的爷俩。
见场上气氛热烈,当即抓住机会站了出来,甚至还知道营造反差感,一开口就吸引了大半客人眼球。
懂得抓住热点,地点也选的精准,驿站中人不仅大都不是本地人,还不缺钱!
天时地利都有了,只要口才不是太差,把顾客老爷们哄高兴了,人和想来也不会缺席!
李玄顿时来了兴趣,看个说书,居然体会出兵法应用来了,还真别有一番体验。
只能说不愧是万国来朝的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