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五根手指,“五个,只要一文钱!您要是买上一百个,我们还送十个。足够寻常人家用上十天半个月了,算下来比买木柴划算多了。”
“五个一文钱?买百送十?”江叶闻言,心中着实惊讶。
这个价格,可以说是低廉到了极致。
当初与江义军将东西交给政哥时,曾提过希望煤炭能惠及普通百姓,让更多人能在寒冬里获得温暖。
当时政哥便承诺,会设法让“石炭”价格降至平民可用。
如今看来,祖龙大大并非只是口头应承。
眼前这实实在在的价格,这已经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蜂窝煤,无疑证明了嬴政正在兑现他的承诺。
他或许是以官府补贴,或者管控矿源与流通环节等方式,硬生生将这原本可能只有贵族富户才用得起的“石炭”,变成了连底层民众都消费得起的日常燃料。
看着伙计那朴实的笑容,看着店内络绎不绝、提着蜂窝煤满意离开的平民百姓,江叶仿佛能看到,在即将到来的寒冬里,咸阳城乃至更多地方的无数家庭中,因为这一块块廉价的蜂窝煤而升起的融融暖意。
“政哥,还真是说到做到。”江叶低声喃喃着。
时间尚早,江叶并不急着立刻前往咸阳宫觐见秦始皇。
他更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逛一逛这咸阳城,亲眼看看这个时代在“外来影响”下所发生的细微变化。
他信步走在市井街巷之间,目光所及,皆是新气象。
粮铺里贩卖的谷物种类似乎比以前丰富了些,除了传统的粟、黍,竟然还看到了少量黄澄澄的玉米和个头饱满的土豆被摆在显眼位置,虽然数量不多,价格想必也不菲,但终究是出现了。
更让他惊讶的是书铺。
原本架子上只有沉重的竹简木牍,如今上面摆放着一沓沓微黄粗糙的纸张,以及不少用纸张装订成的、封面简陋的书籍。
虽然纸张的质量远不如现代,印刷也多是手抄或简单的雕版,但这无疑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不少穿着儒衫的士子或好奇的百姓在翻看、询问。
路过一间茶楼时,里面人声鼎沸,多是些士大夫或学子模样的人,他们激烈讨论的,并非诗书经典,而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科举制度。
从他们激动的话语和闪烁着希望光芒的眼神中,江叶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条刚刚铺就,相对公平的晋升通道,给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带来了何等巨大的冲击与向往。
言语间,对力排众议推行此制的始皇帝,更是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