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玄凌废弃朱宜修,太后早有心理准备,甚至在知道朱宜修临了临了还想动手脚时,她更明白这一日不远了。
可这份早已接受的安然,在听到玄凌的旨意之后,却瞬间消散。
废朱氏为庶人。
而不是废皇后朱氏为庶人。
虽然只是少了两个字,但其背后的意味却是天壤之别。
换作旁人,或许不会多想,但太后了解自己的儿子,她迅速琢磨出这点不同,并且坚定地认为自己从不曾多想。
果然,在翻阅了石渠阁的记档之后,一切皆如太后所料。
“你知道么?”
太后心情复杂,甚至觉得悲凉。
“从乾元元年入宫,至乾元十三年被废,宜修统共做了一年的娴妃、四年的娴贵妃、八年的皇后,可日后史书工笔,她终乾元一朝,只是娴妃。”
知韫一愣,而后眼眸微微睁大,“太后的意思是……”
太后却没回答,只是接着道,“不仅是宜修,柔则同样如此。史书工笔,不会有纯元皇后,只有纯慧淑妃。”
她的眼底隐隐沁出泪光,“后人只会知道,乾元一朝,只有一位贵妃,是璟贵妃江氏,只有一位皇后,亦是江氏。”
知韫:“……”
知韫:“!!!”
“他干的?”
知韫这下是真的有点被太后的话给震惊到了,“他这些日子不是都在忙西南战事吗?也没和我提过呀!”
“他自然不会与你说。”
太后苦笑一声,“这样的事情,若传出去,朝堂之上必然不会平静,连你的名声怕是会有损,若不然,他就不会选择销毁所有的存档、修改所有的记载,而非光明正大的昭告天下了。”
毕竟,为了知韫的元后、唯一皇后的名分,竟然把他元后和继后的名位都除去,这必然不被世人接受。
隐晦地将流传后世的记载删改了,既不会引来铺天盖地的反对,也达成了目的。
反正,日后登基的必然是知韫的孩子,即便他们知道这事,也不会去替朱氏姐妹“主持正义”,只会不断地帮着遮掩,等过个三五代,这就成了“事实”。
正史就是正史,野史就是野史,旁人再调侃,可能真正作为依据的、被世人认可的,只有正史记载。
更何况,太后合理怀疑,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