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153章 腹胀如鼓的出租车司机:一剂通腑却转温补的玄机

第153章 腹胀如鼓的出租车司机:一剂通腑却转温补的玄机(2 / 2)

气的时候,"岐大夫把厚朴、枳实一起包进纸包,"你这肚子里的邪火就像堵住的下水道,不先通开,吃啥补药都是壅塞。记住,头煎药煮好后先喝半碗,看有没有动静,别一股脑全灌下去。"他特意叮嘱,"排便后赶紧喝米汤,别吃油腻,明儿我再瞧你脉象。"

送走周师傅时,天边已经滚起了乌云。药童小杏看着岐大夫收拾药渣,忍不住问:"师父,周师傅舌苔那么腻,为啥不用藿香正气散先化湿?"

岐大夫擦着手笑道:"你没瞧见他舌质红、脉沉滑?这是湿热壅滞已成燥结,就像田里的泥涝久了生淤热,得先拿大黄把淤塞冲开。要是误用温燥化湿,好比往火上浇油,非闹出谵语潮热不可。"他指了指医案上抄录的《伤寒论》条文,"你看这'烦不解,腹满痛',正是大承气汤的对证。"

【第三章 雨后天晴:通下后的虚象毕露】

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岐仁堂的青石板上还挂着水珠。周师傅进门时步子轻快了不少,可脸色却白得像张宣纸。"大夫,您这药真是神了!"他搓着手说,"头碗药喝下去俩时辰,肚子就像开了闸的水库,先是干硬的黑疙瘩,后来全是稀水,昨天拉了四回,今儿早上又拉了五回。"

岐大夫让他躺下诊脉,只见那脉象比昨日沉细了许多,按下去像琴弦绷久了没力气。再看舌苔,白腻退了不少,却变得薄而水滑,舌质淡得像泡过水的宣纸。"现在啥感觉?"岐大夫问。

周师傅挠了挠头:"肚子是不疼了,可浑身没劲,昨儿晚上想看看手机导航新路线,眼睛刚盯着屏幕就发酸,跟灌了铅似的。耳朵里还嗡嗡响,后腰也跟断了似的乏。"他掀起T恤,只见前胸后背的旧汗衫湿了大片,"就坐这儿跟您说话,这汗就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淌,比开着空调跑车还能冒汗。"

岐大夫又摸了摸他的小腿,冰凉得像刚从井里捞出来。"来,把舌头再伸出来瞧瞧。"他沉吟着说,"你这是通下之后,脾胃阳气跟着泻下去了。之前的实热是标,脾肾阳虚才是本。就像打仗,先把敌人赶出城,就得赶紧加固城墙,不然元气散了更麻烦。"

小杏在一旁研墨,听见这话插嘴道:"师父,这是不是《脾胃论》里说的'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脾胃虚损'?周师傅常年熬夜开车,饮食不规律,本来脾胃就弱,大承气汤虽然祛了实邪,可也伤了正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