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芍药’,这症瘕为啥也用白芍?”
“邹先生说得好,”岐大夫用朱砂笔在处方笺上圈出白芍,“白芍既能‘除血痹,破坚积’,又能‘益气’。你看这方子,活血而不伤正,全靠白芍调和。就像行军打仗,既要冲锋陷阵,也要有后勤补给。”
李小姐接过药包:“岐大夫,这药得吃多久?我下个月还得见客户呢。”
“先服七剂,”岐大夫望着窗外的雨,“记住每天傍晚走走楼梯,别总坐电梯。血活了,病就好了。”
【三】夜宵摊前的“抽筋腿”
入伏那天,卖烤串的王师傅瘸着腿来了,汗衫后背全湿透。“岐大夫,快给我看看这腿!”他撩起裤管,小腿肚上青筋暴起,“昨儿半夜抽筋,疼得我直撞墙,现在走路还一瘸一拐。”
岐大夫按了按他的承山穴,王师傅疼得直咧嘴。“你这是津液不足,筋脉失养,”他倒了杯凉茶,“就像拉车的绳子没上油,硬拉就会断裂。”
“津液不足?”王师傅灌下半杯茶,“我天天喝啤酒,咋还缺水?”
“啤酒是寒凉之物,伤脾阳,”岐大夫拿出芍药和甘草,白芍切片如玉,甘草根须蓬松,“《伤寒论》芍药甘草汤主之。白芍养血濡筋,甘草补中益气,酸甘化阴,好比给干涸的土地浇上甘露。”
阿和在一旁捣药,忍不住问:“师父,为啥单用白芍和甘草?”
“这就是经方的妙处,”岐大夫用捣药杵碾着白芍,“二药相须为用,治四肢挛急如神。就像夫妻搭档,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配合默契。邹润安说‘芍药之用在痛不在满’,这抽筋正是痛证,所以效如桴鼓。”
王师傅看着碗里的药汤犯愁:“这药这么苦,能喝下去吗?”
“我给你加了点蜂蜜,”岐大夫笑着递过药碗,“记住以后少喝冰啤酒,多喝小米粥。筋脉得养了,自然不会抽筋。”
【四】产后妈的“盗汗症”
秋分那天,抱着婴儿的刘嫂来了,头上还裹着纱巾。“岐大夫,”她声音虚弱,“我生完孩子后盗汗不止,夜里能湿透三床被子,人都快虚脱了。”
岐大夫诊脉时,发现她脉浮而弱,舌质淡白,苔薄。“你这是产后气血两虚,营卫不和,”他指着她的额头,“就像房子的窗户没关严,热气都跑出去了。”
刘嫂叹了口气:“月嫂说我是‘月子病’,让我喝姜汤,可喝了更出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