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精大亏的脉象。他的呕吐,不是脾胃虚寒,而是‘无阴则吐’啊。”
“无阴则吐?”虞先生有些不解,“之前医生都说他是脾胃虚弱,怎么会是阴虚?”
岐大夫从书架上取下《黄帝内经》,翻到“至真要大论”:“《内经》说‘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晓葛长期熬夜伤阴,又嗜酒无度,酒为湿热之品,最伤肝肾阴液。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真阳,肾阴一亏,就像釜底抽薪,相火(肾中的阳气)失去制约,就会像失控的火焰一样上炎,灼伤胃腑,导致胃失和降,所以食入即吐。”
他转向晓葛,语气带着惋惜:“年轻人,你这是‘少年多欲,醉饱无惮’啊。现代都市人常说的‘熬夜加班’‘应酬喝酒’,在中医看来,都是在消耗肝肾之阴。肝主疏泄,又藏血,肾阴不足则肝木失养,肝气就会郁结不舒,所以你胁肋胀痛;肝气横逆犯胃,加上胃阴被灼,就会出现嘈杂、呕吐。这病,病位在肝胃,根子却在肾啊。”
晓葛听得愣住了,手里的温水杯微微发抖:“岐大夫,那我之前吃的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是健脾益气的好方,”岐大夫解释道,“但只适用于脾胃气虚的病症。你现在是阴虚火旺,就像锅里的水快烧干了,却还在往里面加干柴,越补阴越亏,火越旺,所以吃了没用,反而可能加重。”
第二章:地黄润枯的一线机
岐大夫提笔开方,一边写一边讲解:“治病要求本,当务之急是滋补肾阴,兼清胃热,降逆止呕。用六味地黄汤打底——熟地滋补肾阴,山茱萸补肝肾、敛精气,山药健脾补肾,这是‘三补’;茯苓渗湿,泽泻泻肾火,丹皮清肝火,这是‘三泻’,补中有泻,补而不滞。”
“再加石斛,”他顿了顿,指着药柜里那丛干枯的茎秆,“《本草纲目》说石斛‘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最能养胃阴、清胃热,就像给干涸的胃腑浇上甘露;加沉香,取其温而不燥,能降逆气,引火归元,让上炎的相火回到肾中,就像给失控的火焰盖上锅盖。”
“这方子名叫‘地黄汤加石斛沉香’,”岐大夫把处方递给虞先生,“先服五剂,每日一剂,文火慢煎,取汁300毫升,少量多次温服。切记,服药期间严禁饮酒,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之物,晚上11点前必须入睡,不可再熬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