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118章 写字楼咳血迷局,岐大夫破解四年沉疴

第118章 写字楼咳血迷局,岐大夫破解四年沉疴(2 / 2)

湿停聚成痰;脉沉迟微弱,尤其是右肺脉,正是大气下陷的明证。《脾胃论》里讲‘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您长期饮食不节,脾胃先虚,大气生化无源,又熬夜耗气,这才酿成沉疴。”

阿远捧着《医学衷中参西录》翻到升陷汤章节:“师父,张锡纯先生说大气下陷会导致‘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可为什么陈先生会咳血呢?按道理血应该随气下陷,走下焦才对呀。”

“问得好,”岐大夫接过书,指着“大气论”批注,“大气是诸气之统帅,它一下陷,全身气机就像没了指挥官的军队,有的往上乱冲,有的往下乱逃。陈先生的情况,是大气下陷后,肺脏失去濡养,不得不拼命收缩咳嗽来‘自救’,就像风箱破了洞,越拉越漏,越漏越拉——久咳伤络,血就跟着咳出来了。这叫‘气不摄血,络伤血溢’,但根儿还是在气陷。”

陈默听得入神,手指无意识地揉着胸口:“怪不得我吃了那么多止血药没用,原来止的是‘标’,没治‘本’……”

三、升陷救急:七味药的“气海筑堤”之方

岐大夫提笔写下处方:

生黄芪一两五钱,知母五钱,升麻一钱,柴胡一钱半,桔梗一钱,生龙骨六钱(先煎),生牡蛎六钱(先煎),大生地六钱。三剂,水浓煎,日三服。

“师父,这是升陷汤的变方吧?”阿远注意到剂量,“原方知母只用二钱,您加到五钱,还加了这么重的龙骨牡蛎?”

“陈先生虽大气下陷,但久病咳血,阴血已伤,黄芪性温,量大易燥,知母苦寒滋阴,既能制黄芪之温,又能润肺生津,《神农本草经》说它‘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这里用五钱,是‘补中有清,升中有润’。”岐大夫解释道,手指划过龙骨牡蛎的药名,“这两味药是关键——《本草纲目》说龙骨‘涩可去脱,收涩止脱’,牡蛎‘化痰软坚,收敛固涩’,看似收涩,实则有三大妙用:一是防升提药过燥,血随气升而加重咳血;二是收敛离经之血,又能化瘀血(龙骨牡蛎善化血瘀);三是重镇安神,让上冲的虚火归位。”

他转向陈默:“生地六钱,取其‘凉血养阴,填精补髓’之功,《本草经》说它‘逐血痹,填骨髓’,既能补您耗伤的阴血,又能制约升麻、柴胡的升散之性。这方子看似矛盾,实则‘升陷而不燥血,止血而不瘀滞’,正是《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的圆融之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