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如救火!"岐大夫铺开医案,"当年张锡纯治的那位书生老师,也是先用重剂黄芪固护大气。您看这方子,黄芪如擎天柱,人参似定海神针,柴胡、桔梗好比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把下陷的大气轻轻托举。"
他突然话锋一转:"但用药如用兵,需审时度势。您不是爱小酌两杯?不妨将这方做成药酒,每日饭前浅尝。只是切记——"岐大夫目光如炬,"药要炖得够浓,量要足,更要持之以恒。大气这东西,补起来慢,散起来可快得很。"
三、致命的二里路
三个月后,周明远再次踏进岐仁堂时,手里提着自酿的药酒。"岐大夫,按您说的喝了段时间,现在上课终于不用靠扩音器了!"他声音清亮,脚步轻快,完全没了往日的疲态。
岐大夫却神色凝重:"病去如抽丝,大气恢复更需时日。切记不可过劳,更不可骤然剧烈运动。"他翻开泛黄的医案,"当年那位书生老师,病情好转后就断了药酒。第二年,仅仅是快走二里路,就..."话未说完,诊室里已是一片死寂。
周明远的脸色瞬间煞白:"您是说...大气一旦亏虚,就像朽木经不起风雨?"
"正是!"岐大夫展示手机里的养生提醒,"现代人总以为年轻就是资本,却不知耗气于无形。熬夜备课、连堂讲课、情绪焦虑...这些都是在偷偷抽走生命的支柱。"
窗外雨势渐急,岐大夫指着墙上的经络图:"您看,肺脉在右,肾脉在左。大气虚弱者,右手脉多微弱;若累及肝肾,左手脉也会沉细如游丝。这就像城市的供水系统,主管道出问题,各个分支都会受影响。"
四、脉象里的生死密码
"可为什么有的大气下陷患者,脉象反而是数脉?"周明远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
岐大夫取来脉象模型,演示道:"这就像一锅快烧干的水,表面看着沸腾,实则内里空虚。阴虚火旺、外感燥热,都会让脉象出现假象。就像您之前用胖大海润喉,看似对症,实则耗气,反而加重了大气下陷。"
这时,小茯苓捧着砂锅跑来:"周老师,您的药酒煎好了!"揭开锅盖,黄酒的醇香混着药材的辛香扑面而来,在诊室里氤氲成一片金色的雾霭。
岐大夫舀起一勺药酒:"记住,这不是普通的酒,是维系生命的'气之舟'。就像张锡纯说的,大气'为人生性命之根本',一旦塌陷,非草木之药不能挽回。"
五、生命不能承受之"快"
暮色渐浓,岐仁堂的灯笼次第亮起。周明远捧着药酒起身:"岐大夫,除了喝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