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40章 千里云诊解肠痈危机

第40章 千里云诊解肠痈危机(1 / 2)

千里云诊解肠痈危机:一碗汤药击退少腹剧痛

2015年3月的北方,春寒料峭的风卷着细雨拍打在街道上。22岁的白领小白蜷缩在出租屋的沙发里,额头沁着冷汗,双手死死按住右下腹。尖锐的疼痛如潮水般一波波袭来,顺着大腿根部蔓延,疼得她浑身发抖,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这到底怎么回事?"小白咬着嘴唇,强忍着泪水。从清晨开始,腹痛就像附骨之疽般纠缠不休,还发起了高烧。独自在异乡打拼的她咬咬牙,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到医院。

诊室里,医生的建议让她陷入绝望。面对高昂的手术费用和无人照料的困境,小白攥着诊断单,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时,朋友的一句话点燃了希望:"岐仁堂的岐大夫,说不定有办法!"

消息很快传到了千里之外的岐仁堂。通过视频连线,岐大夫见到了面色苍白、冷汗涔涔的小白。听她描述着右下腹如刀绞般的疼痛,牵扯得大腿根也阵阵抽痛,再结合她发热、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的症状,岐大夫心中已有判断。

"此乃中医所言肠痈之症。"岐大夫神色凝重地解释道,"《金匮要略》早有记载:'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你这病,根源在于饮食不节,湿热蕴结肠道,气血瘀滞,腐肉成痈。就好比河道堵塞,水流不通,日久便会腐臭生疾。"

小白焦急地问:"那该如何是好?我实在没办法做手术......"

"莫慌!"岐大夫宽慰道,"中医自有妙法。少腹之处,归厥阴肝经所主。《黄帝内经》云'肝足厥阴之脉,抵小腹',治疗当从疏肝理气、活血解毒入手。"

说罢,岐大夫铺开宣纸,提笔写下处方:北柴胡30g,枳壳30g,赤白芍各60g,生甘草30g,红藤30g,蒲公英60g,白花蛇舌草150g,败酱草30g,生薏米60g,桔梗10g,金银花100g。

"方中四逆散出自《伤寒论》,柴胡、枳壳疏肝理气,一升一降,调畅气机;赤芍、白芍养血活血,缓急止痛;生甘草调和诸药,又能清热解毒。"岐大夫详细解释道,"红藤,《本草纲目》称其'活血通络,败毒散邪',是治疗肠痈的要药;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败酱草、金银花皆是清热解毒的猛将,能直捣痈肿,消除热毒;生薏米健脾利湿,排脓散结;桔梗载药上行,又能宣肺利气,助气血运行。"

考虑到病情危急,岐大夫特意叮嘱:"此药需每日四服,日夜连进。永福堂会随时追踪你的病情,有任何变化立刻告知我。"

当晚,小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