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小吴也叹了口气,“哎,又一个难题。这可怎么解决好呢?有办法吗?”
谢双瑶也盯着电脑,陷入了沉思,她碗里的饭已经凉了,电脑青白的光,在她脸上映出了浓浓淡淡的阴影,让这个年轻的统治者也显得有些疲倦和深沉。
“办法肯定是有的,还是那万能的四个字,移风易俗。”最后,她随口说,“言传身教、移风易俗,没别的——行吧,知道了,这件事我来处理——嗯,目前就只还有一个点不太好决定……”
第452章 求婚(下)
“这么说, 买活军那里的兵爷还都是香饽饽了?”
“可不是呢?别说年纪还没到,一满二十五岁,那媒婆能把门槛都踏破, 他们那现在可不兴什么彩礼、嫁妆的了,都是双方家亲长的赠礼——
这帮兵爷们,许多家里不太齐全,家里也没个赠礼, 就只能靠自己当兵这几年攒下的钱, 一成亲, 没准又要出门上战场——可您猜怎么着?多的是女方要赠礼数十两, 倒贴着嫁过来的!现在没点家底, 都不敢找买活军的兵爷说亲呢!”
“啧啧啧!”
卫太太拿起火钳,拨弄着煤灰,小心地夹出煤核来,放进一边的破笸箩里,“按这么说, 咱们京城这些兴兴头头想要嫁女的人家, 可不都是碰一鼻子灰了?自以为当兵的说亲不易,怎么也得和你家木头似的, 当个大汉将军那才是有出息的。
一般卫所的破兵,那些守城门的, 上辽东去的, 谁也不愿多看一眼,买活军的兵丁, 怎么不是兵么,大差不差的,谁家愿把自个儿歪瓜裂枣的女儿嫁过去, 都得爆竹放着,欢天喜地拿老丈人一家当自个儿亲爹娘敬着——
就这还摆架子呢,寻思着找人来递话,就坐屋里擎等着了,见了人就神神叨叨的,‘您老瞧好了吧,过几天咱们家准有喜事,到时候来家喝茶——’,怎么着,这几天装得没事人似的,重新出出入入起来了,见人脸上还挂笑呢,人一走,脸立马挂下来了,还往街角吐痰——活像谁欠他似的!”
木头媳妇听了,也不由一笑,手里两根竹针不停,上下编织着,很快又往前织了一小段,卫太太站在台阶下,把煤炉子倒腾干净,煤灰扫得了,又拿笤帚扫干净身上的灰,自个儿洗洗手,也坐到廊下来,眼瞅着木头媳妇手里的动作,“您慢点儿,我瞧瞧您的针法——到底是年轻人,学什么都快!这毛衣我到现在只会织平针,还慢,一冬天也能不能织出一身毛衣来不好说呢。”
她俩在这儿毫无芥蒂地谈论买活军说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