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买活 > 买活第110节

买活第110节(1 / 13)

“你看,来逛的人里,愿意在超市买东西的还都是外来的活死人,为什么?我们这里的店员官话都说得很好,比街坊小店的伙计听着要更亲切。这个模式还是有潜力,再看看,等第一波工人宿舍建好了,人来得越来越多,港口也迁过来,慢慢都会有变化。”

“港口迁过来之后,现在对我们冷淡的本地住民,生活质量会有提升吗?”刚才一直默不作声地听着众人开会的方小寿问,他是老彬山人了,在管理岗上是一直有心得的,谢双瑶从彬山去云县,他就跟随在侧,和连翘、庄素一起搭班子,后来谢双瑶去临城县,他就在云县做管理,也是弄得有声有色的,直到现在被提拔来榕城,买活军这里的吏目普遍都年轻,他们得到的机会也是真多,有一点才能的几乎都能冒头。“如果预计不能的话,那要做好分流工作,不能让他们继续占据城市的主流。”

“说不定还真不能,反而因为港口来了,物价上涨,生活比之前更拮据,尤其是那些痛失了地的地主家,世代书香,不事生产、只知吟哦,我们来了之后,还没丢了性命,至少也保存了一间屋子,估计会有点拉不下脸。”谢双瑶一想还真是,“他们应该都争取做老师,但扫盲班老师的收入不高,如果还改不了生活习惯,那半年一年下来真就很拮据了,可能连房子都保不住。”

“这部分人文化水平好歹还是优于农民的,还是要让他们见到一些好处,要么就让他们再别回来,分别融化到我们已经完全消化的村子里去,”方小寿建议,“腾笼换鸟,总之不能让一帮本地人怀着怨恨来教我们的学生,这对本地的治理很不利。”

谢双瑶承认她不如方小寿想得仔细且长远,这的确是有治理经验的细心人会留意到的点,她也觉得有点棘手——买活军从前倒不是没处理过死硬派,谢双瑶手下都沾过许多人命了。不过,那些死硬派一般都是死有余辜,除掉他们,百姓们也是人人拍手称快。

至于说那些劣迹不显,甚至原本展现出良善人家模样的地主,一个县城也供养不了多少,小地主是很好转弯的,这个不说了,中型地主一个县最多也就二三十家,大地主更是大概只有个一两家的样子。这里筛选的标准是能否完全脱离生产,以及是否一直住在县里。

小地主多数都住在村子里,壮劳力平时和佃户们一起干活不说,便是女眷,农忙也要下地帮忙,一家最多只能有一两个脱产读书的男丁,最多去省城赶考个两次,是极限了。中等地主人家,一般在地之外,还能经营个粮行什么的,家里孩子们个个都能识字,但一直举业下去的读书种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