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录回房间,马上点起油灯,进入学习状态。
他刚才没有说假话。眼下这情形,哪怕他耗费全部精力读书,还不一定能留在书院,哪敢再分心其它?
必须得拿出去年备考时,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来……
好在开学第一天,先生留的作业不多,两篇临帖,加今日所学经书和朱注的背诵而已。
苏录半个时辰就全都搞定,便赶紧拿出那本《论学绳尺》,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
正如张先生所言,这是一本宋人专为举子应试编写的一套文章理论著作。全书共十卷,苏录手里是第一卷《论诀》,详细讲解了八股文的破题、承题、起讲、入手等程式……
后面还附有程文几十篇,但大都是宋儒的。只有少量是今人重编时加入的。
苏录便先细看‘破题’一篇,只见‘破’乃解开、分析之意。‘破题’就是文章开篇先把题义点明的意思。
八股文破题,规矩是只用两句。有的文章好似是三四句破题,但多半是长句中有略顿处,实则还是两句。
这两句作用是概括题义、解释题义,但又不能直说题义。
概括不全叫‘漏题’,直说题义,叫做‘骂题’,都算犯规。
‘漏题’好理解。苏录理解‘骂题’的意思是,好比我这人胖,但你只能说我‘富态’或者‘风阻大’。要是直说我肥,那就是骂人了……
此外亦不可‘侵上犯下’,语涉上文谓之‘侵上’;语犯下文谓之‘犯下’。
好了,这就是破题的所有规则了。去大破特破吧少年!
才怪呢!这只是规则而已,跟下笔破题完全是两码事。
就好比我学会了篮球规则,不代表我会打篮球啊……
不过总算是功不唐捐,苏录认真预习了这部分内容。至少第二天下午,先生开教破题时,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了……
张先生还是端坐于讲桌后,用跟上午截然相反的语调,缓缓讲说道:
“破题就像做谜。破题两句即是谜面,所破题目即是谜底。”
“凡作破题,最要扼题之旨,肖题之神,期于浑括,精确不移。”
先生讲话,总是半文不白,好在苏录经过这段时间的古文训练,已经能听明白先生的意思。
先生接着道:“破题要破得好,‘认题’是基础。题中精神血脉处,学者须先认得明白,了悉心中,方可下笔,然后句句字字,洞中骨理。”
“破题之法有明破、暗破、顺破、逆破、正破、反破、分破、对破等二十余种。至于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