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1859年5月始,石达开部围攻宝庆府两月余未克,最后竟遭清军反包围,损失兵力逾万,被迫退入广西。
为什么石达开会退入广西,宝庆新败,士气低迷,急需休整,广西是金田起义的策源地,具备群众基础,石达开希望在此重整旗鼓。
长江通道被清军封锁,北上无望,广西虽贫瘠,但清廷控制较弱,石达开还想着伺机经云贵入川。
但石达开理想化的战略规划与广西的现实状况并不一致。
广西缺粮,清军可以通过跨省调配粮食支援。石达开部众达十万,每日粮草消耗巨大,且只能就地征粮。
这么多张嘴涌进来,广西又没新的产粮方法,石达开又没能力抢清军的粮食,自然会侵占老百姓的口粮。
结果就是清军与团练土司武装保护地主土司寨堡,“保境安民”,而石达开则是到处抢粮食的匪寇。
太平天国早期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拜上帝教与广西客家人、农民以及迫切改变命运边缘群体的结合。
石达开部转战多地,此时已转变为以湘鄂赣皖籍士兵为主的“外来军队”,语言、习俗与本地族群存在显着差异,难以获得地方认同。
石达开麾下的湘鄂赣皖籍士兵困于贫瘠的广西山区,思乡情绪在生存压力下生长蔓延。最终导致1860年朱衣点、彭大顺、童容海、汪海洋、谭体元等将领率数万人脱离石达开“北返天京”。这些将领领兵脱离,使石达开战斗力再度遭受重挫。
当时活跃在广西的反清力量有天地会广东洪兵在贵县建立的大成国,大成国早期就与太平天国建立了联系。
但石达开对天地会人员成见颇深,认为其多为乌合之众,且他担心若与大成国深度合作,可能会动摇其在太平天国体系内的正统地位。而大成国对石达开部持有一种“他们是来抢底盘”的态度。
洪杨内讧导致拜上帝教系统濒临崩溃,石达开虽以翼王身份领军,但其缺乏太平天国初创时期的宗教感召力。宗教动员机制的失效,加速了石达开部的削弱。
1859年10月,石达开部攻占庆远,石达开试图以庆远城为中心建立根据地,然而清军联合土司实施焦土战术,焚毁粮仓田亩,士兵“晨起播种,暮闻鼓角”,石达开有些焦头烂额。
历史上,1860年6月,石达开率军离开庆远府,继续流动作战,直至1863年6月兵败大渡河畔。
如果任由石达开死在大渡河畔,沈云峰就不会那次北上去见石达开。
所以,沈云峰派了一支队伍,给石达开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