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十万大山:1840 > 第244章 血泪下南洋

第244章 血泪下南洋(2 / 3)

殖民,布鲁克王朝依旧存在并侵蚀了文莱国大量的国土。这些国土后来被马来西亚继承,导致文莱国成为了一个小国。

真正历史上的华人猪仔潮此时还没全面兴起,主要原因是橡胶树还没有在美洲之外培育成功,也没有推广到东南亚种植。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华人公司依旧在东西婆罗洲有一定的势力,许多华人依旧以投奔华人公司为主。

虽然,沈云峰对汇金公司这样的华人公司不满,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华人公司虽然只是富裕了极少数人,但终究还是庇护了闯荡南洋的华人不少年。

毕竟,这些华人公司无法和沈云峰他们这些穿越者相比,没有他们那无数种赚钱的方法,只能靠人工来谋取利益,自然存在压榨华人的现象,但总体还是愿打愿挨。

下南洋的华人并不像白人认为的那样,都是走投无路的犯罪者,有的只是家族人口过多,无法养活,有的是为封建礼教不容,必须远走他乡,有的是做的发财梦来的。

这人群之中,各式各样的人都有,经过分门别类的登记,找出两个识点字的,便被临时委任为老师,教授孩子们认字。

会搭建房屋的,便组建建房的队伍,开始给工人们搭建像样一点的木屋。

女人们会裁缝的,便开始组织缝制衣服,至少衣着要能蔽体。

一部分体弱的人,就转移到粮食种植上来,要争取在这个基地粮食能够自给自足。

几天时间下来,汇金公司的股东们虽然不知道“新南号”如此支出,未来能靠这个尾矿还有这些人赚到什么钱,但依然为沈云峰等人的仁义所折服。

沈云峰经过几天的了解,也知道自己不能用后世人的要求来对待他们,所以对他们的言辞也缓和许多,告知他们,以后可以和“新南号”合作,金子也可以在“新南号”换成白银。“新南号”也可以供给他们大宗物资。

本来要跟着这些股东离开的骨干们,看到“新南号”的举措,有几户也悄悄联络“新南号”的人,表示要留下来。

那些股东们也没阻拦,毕竟,公司这种制度,严格意义上是没有人身管制的权力的。

张大强看着沈云峰推出的一些举措,再经过交谈,算是知道了沈云峰的谋划。

这里不仅仅是协同文莱国沙捞越军事基地的平台,也是“丰南号”筛选人力资源的平台。

原始技术的淘金效益比不上“丰南号”的工业生产的效益,与其将这些劳力沉淀在淘金上,不如筛选出去,成为“新南号”外围的人力资源,然后再在其中筛选能进入“丰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