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起什么:
“可是爸,我记得以前您去东京考察时,港岛有报纸转载了内地一些人的言论,说您……说您是卖国贼。
当时看到那些话,我心里很不好受。
既然这样,为什么您还要坚持去帮助他们?”
刘光天转过身,脸上浮现出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笑意:
“那些声音,有一部分是出于误解,但更多的,或许是爸动了他们的利益蛋糕。”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
论一世,不论一时。
外间的毁誉固然难以避免,但只要我们立身正,行事公,俯仰无愧于家国天地,便是最好的回应。”
他走回书桌前,语气变得深沉而有力,
“人的一生,不过短短三万天。
既然我们有这个能力,总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他的目光灼灼,落在儿子身上,带着一份厚重的期待:
“财富会消散,名声会更迭。
但我相信,那些真正造福于民、推动社会进步的实业与善举,会拥有最长的生命力。
振华,爸不止是想做生意,我要做的,是能在我们华夏的史书上,留下属于我们刘家的一笔!”
刘振华接过那份沉甸甸的计划书,这一年的经历在脑海中翻涌——课堂上的求知若渴,初恋时的怦然心动,分手后的成长领悟。
父亲那句“在史书上留名”如同惊雷,在他心中激荡。
所有的迷茫仿佛在这一刻都找到了出口。
“我明白了,爸。”他握紧手中的文件,眼神清澈而坚定,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在胸中升腾,“我跟您去内地。我们一起,去做这件能留名史册的事。”
这一次,他不仅要见证父亲的商业版图扩展,更要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责任、担当与历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