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去完成反抗。”
“昔年的陈胜吴广便是这样子的人。”
陈元点头:“不错,陈胜吴广便是这样子的人,可是维民,你知道为何陈胜吴广最后失败了么?”
张维民皱眉沉思,片刻后道:“是因为他们在起义的过程中,逐渐的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陈元摇头:“是也不是。”
“他们的初衷?陈胜吴广虽然在昭昭青史之中被称作是黔夫起义,但实则他们并不是普通的黔夫。”
“陈胜也好,吴广也好,其一有姓氏——哪怕是如今,还有许多黔首是没有姓氏的;其二,他们二人乃是那些奔赴边疆役夫的领头之人。”
“他们不是普通人。”
“他们最开始便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去的。”
“又谈什么失去了初衷呢?”
陈元看着张维民,声音中带着难得的柔和:“维民啊,你要记住。”
“你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
“你之字,取之于民,维新而为民。”
“若你能坚持此初衷,而不忘天下之黔首,终于有一日,你会成为新的皇室。”
张维民站在那里,神色庄重而又严肃,他看着面前的陈元,声音沉重,他不知道为什么老师选择了自己,但他却明白,自己有了老师的帮助,大概率是能够完成那大愿的。
他轻声道:“老师,您于我有大恩于心,弟子常年修习黄老之学,而为道家之辈,不敢忘天地誓言。”
“今日,以青山绿水为誓,以江山社稷为言,与老师盟约。”
“若有朝一日,维民得以天下之尊,定不忘初衷,牢记老师所言,而为天下苍生所开一条生路。”
“若违此誓,当万箭穿心,家中后辈,年不过二十!”
陈元看着张维民,神色柔和:“既如此,你也可出师了。”
他看向远处:“为师昔年也曾修习黄老之学,还有一个道号......”
“名为....”
“南华!”
“藏书阁之中的典籍,你可选择一卷,列为你出世之书。”
“自其中择一字而为你名吧。”
张维民闻言,匍匐于地,而后行礼,此之为纲常伦理。
他轻声道:“老师,弟子便选择您所编著的太平五卷为出世之书吧。”
陈元闻言略微沉吟道:“也可。”
张维民站起身来,身上灰尘无数,但他却并不在意。
只是道:“总角之年,得恩师收留,如今年二十余载!”
“今日出世,便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