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叫我们去支援他?”
“我们也确实没有这个能力。”少帅双手一摊“现在整个东北的体系已经处于一种拉满弓弦的状态了,没有余力可以支援上海,再多一点外力,这根弦就就断了。”
王树常忽然说道“现在第五集团军已经闲下来了,不如让于学忠。。。”
王树常的话说到一半,少帅已经明白了,他干脆的打断了王树常的话“学忠麾下几个旅得守备烟台,青岛,威海几个军港走不开,要知道我们的全部海军力量都在山东呢。粟谷现在在胶莱需要看守韩复榘,都有自己的任务。”
王树常听完,尴尬一笑。
而杨宇霆则是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心中想着王树常还是放不下和于学忠的矛盾,有意无意就要给他刨个坑。
换做是其他将领倒也无妨,但是王树常是东北军军令厅的厅长,要知道老帅在当初设立东北军各大机构的时候就和杨宇霆充分讨论过,几乎是照搬的日本军部的体系。
军令厅长对照的就是日军的参谋总长,军事厅长对照的就是日军的陆军大臣。军令掌握指挥作战,军事掌握征兵后勤,一内一外。而王树常的地位可说是非常重要。
但是老帅在借用体制演化东北军自身制度的时候,又有颇多改变,比如参谋长的职能其实和军令厅长有大部重合,在杨宇霆自己当总参谋长的时候,参谋部大展拳脚,几乎把军令厅压制成了传声筒。
后来荣真成了参谋长,让渡了不少权力给王树常,二人也算相得益彰,很少冲突。
只不过上次九一八事变的时候,二人的表现已经让杨宇霆非常失望了,只是战争还在继续,不好对这等级别的大员轻易调动,否则在杨宇霆心目中,主管指挥的军令厅长的合格人选是刘伯昭,主管军政的军事厅长的合格人选是黄克实。再以于学忠,薛岳,宋哲元,莫德尔和成长后的林虎和粟谷为统帅,陈耿,马占山,何柱国陈白仁为大将,对抗日本将大有可为。
“我们没有余力支援上海的。”杨宇霆盖棺定论般的说道“现在的东北已经全面转为了战时体制,所有一切工厂,人民,资源都在为战争服务。而日本虽然经济疲敝,难以持续有效的后勤补给,但是日本人还没有完全的转入到战时经济,双方准备的充分程度也是不对等的。
如果日本人真的要和我们死磕,牺牲全部国民利益的话,他们在短时间内再调集四五十万大军,是可以做到的。那样的话我们是抵挡不住的,只不过这是同归于尽的打法,日本人还不至于傻到这个程度。”
王树翰也较为委婉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