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旨要蔡京入禁中觐见,童贯心中料定,无非就是为那么一点财货事情。
官家重新重用蔡京,其实也是硬着头皮的,这和他的平衡之道,已经严重背离。
按理说蔡京的党羽,已经根深蒂固,早就该让他辞官归乡了。
可是没有办法,这些年来,他提拔重用的信臣着实不少,没有一个顶用的。
王黼取代蔡京一年多,差点亡了国,把江南百姓逼得群起造反,至今还没缓过气来。
唯有蔡京,有这个能力,让国家安稳一些。
现在国事谈不上有多好,但是至少在汴梁,又恢复了那种往日的繁华。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而言,蔡京再次拜相也着实让人忌惮,是需要防范戒备的。
然则赵佶实在是有些穷疯了的感觉,这个时候也只能捡到盘子里都是菜。
童贯对皇宫已经很熟悉,大家也都不敢拦他,毕竟童贯面圣,那都是不需要通报的。
这是家奴,还是老奴,在赵佶眼里,这可比臣子亲近多了。
赵佶今日居然起得很早,这是极为难得的,他这人动辄饮宴玩乐到半夜,一睡就是大半天。
见到童贯进来,正在和蔡京对话的赵佶轻轻摆了摆手,童贯马上站到一旁,和王黼等人在一块。
听了没两句,童贯就有些发蒙,官家竟然在哭穷
赵佶皱着眉头,说自从方腊之乱以后,自己已经长久没有额外进项了。
堂堂大宋官家,居然穷了许久,这是何道理?
蔡京也已经老的不像话,闻言就是紧闭双唇,一言不发,生怕那句话给官家抓住,又从自己手里扣出去些钱财。
这次枢密院拿出了让胜捷军和环庆军分头出外开镇的章程来,这正是蔡京所喜闻乐见的。
因为他已经瞧出,必须防备女真南下了,这两个是难得的还有一战之力的兵马。
由他们为骨干,训练出河北、河东兵马,才是最紧要的。
不然女真鞑子来了,打破了河东、河北,汴梁就危险了。
都城被围,是谁也承担不起的责任。
所以这两军出镇之事,蔡京也是竭力推动,但有所请,无不照准。
赵佶也不傻,也明白此事的重要,但是他依然是忍不住抠钱来给自己花。
为此还召王禀入对过几次,问他需要多少财计,能不能挡住女真南下。
王禀态度有些含糊,深以自己不能承担燕地和河北防务为忱,赵佶也没当回事,放你王禀出外当方面重任,还没有路帅在你头上牵制,如此已经是殊恩,谦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