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道:“今日汴京之乱,是有人谋逆,夺取了殿前司的兵权,幸好在成王殿下的帷幄指挥下,叛乱已被平定。”
殿内群臣哗然。
章惇这番话不是什么开场白,而是直接将今日的汴京之乱定了性。
当着太后和群臣的面,宰相亲自定性,也就意味着今日之乱已盖棺定论了,日后的史书上都必须这么写。
没错,就是谋逆,是叛乱。
正与邪,善与恶,胜利者说了算。
叛乱不止要从军事上平定,更要在政治上平定,所以,大乱之后朝堂必须迅速对这场混乱定性,更要将朝野的舆论平息下来,把正与邪彻底板上钉钉,永无翻案的可能。
这便是章惇今日召集朝会,开场的第一句话就定性的原因。
或者说,现在的这场朝会,就是为了定性叛乱而举行的。
朝堂只有站在正义的高地上,接下来清算也好,造势也好,做起来才更方便。
章惇定性之后,群臣哗然,殿内窃窃私语。
章惇也不忙着开口,而是静静地站着,等到群臣议论得差不多了,才继续道:“今日之乱,源于赵佶和曾布。”
“曾布犯下滔天大罪,他执迷不悟铁心支持赵佶,为此不惜以枢密使的身份闯入殿前司。”
“他下令斩杀殿前司都指挥副使韩颂,夺取殿前司兵权,鼓动禁军将士封闭城门,包围皇宫,意图挟持太后,强迫太后应允赵佶重新登基即位。”
章惇顿了顿,继续道:“所幸燕云边军驻扎边境城外,更幸太后提前收到风声,在赵佶占领皇宫前,太后出宫暂避。”
“然后太后下懿旨送至成王赵孝骞,令赵孝骞亲自统领燕云边军攻破汴京金耀门,进城平定赵佶曾布之乱。”
“成王殿下和燕云边军不负太后之托,很快破了金耀门,并活擒曾布,拿回殿前司兵权,最后边军包围皇宫,将首恶赵佶拿下,至此,叛乱即平。”
“太后果断下旨,成王帷幄决胜,方能迅速平定叛乱,大宋国都未曾造成严重的损害,汴京臣民并无死伤,此乃大幸也。”
说完章惇转了个身,面朝赵孝骞躬身长揖一礼,肃然道:“老夫代汴京朝官和百姓,多谢成王殿下危急之时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殿下此次平定叛乱,功在社稷,青史流芳。”
朝臣闻言又是一片哗然。
今日朝会上,章惇说的每句话都有目的。
首先是给事件定性,然后再给人物定性,两个定性,整件事的是非黑白,人物忠奸已然铁板钉钉。
章惇说完后,人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