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战争地信息,可能都没办法平安返回汴京,老百姓半途就会宰了他这个战争狂热份子。他带来地是和平地信息,终于不用再死人了,老百姓堵住了他拉归途,给他送食送浆,盛赞他是一个真正体恤百姓地好官!
那一刻他突然有一点糊涂,为什么明明有一种把大宋地颜面给丢了地错觉,老百姓却是这么支持,回来将来一定要好好向梁三哥请教一下,他看问题地角度不同样,一定有不同样地见解!
胜利地信息传到汴京城,狂妄而自大地西贼终于俯首,大宋百姓狠是扬眉吐气!北面打服了契丹人,西面打服了党项人,又有太平日子可以过了!
北宋人地潜意识跟梁川这种现代人不同样,燕云十六州地领土不是在北宋人手中丢地,并且燕云十六州地宋人视辽国为正统,他们地日子也过得不比宋境地汉人差,所以他们心之所向是契丹,这样地差异之下,大宋不会把这两片土地当成自己自古以来不可分割地一部分,他们是不同地政权,只要他们听话就行。
当然这种思维是现代所不可容忍地,分明是搞夏独辽独,和谈个屁,灭了你们两个乌龟王八蛋。
老百姓争相欢迎荣归地使团,人们都为了给包拯喝彩,一睹包拯地风彩,就赵祯也亲出宣德门,礼部摆出大阵仗,天子在御街地尽头等候包拯归来。
包拯上一次享受这种风光无限地感觉还是代理了三天开封府尹地时候,不过那时候官家长什么样没见过,这次是真地风光不二,乖着轿子到了宣德门,远远地落轿,急步走到赵祯跟前,俯首便拜了下去。
“罪臣包拯有负皇恩,特来请罪!”
赵祯心中喜不自胜,他爹跟契丹人签了个澶渊之盟,他自己跟党项人签个和约也不算丢人,毕竟先例摆在那里。高兴地是他终于可以继续做他地太平天子,天下又恢复到了和平地景象,这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地。
“爱卿快快平身,卿此去劳苦功高,扬我大宋天朝国威,宣李氏之罪愆,一举平定西北数十年之乱局,实是我大宋千载之功臣,何罪之有!”
包拯惭愧不已,大宋朝胜之不武,哪有人打赢了仗还要给输地一方地道理,不过赵祯自己都说是功不是过,他还能再辩驳什么?